为何古代的火折子,像打火机一样神奇,一吹就冒火?完长知识了
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,经常活看到这样的景象。到了晚上人们需要生火或者是点灯的时候,一般都会拿出一个小竹筒,将盖子打开之后一吹就冒出了火苗,简直跟打火机一样神奇。这个东西叫做火折子。那么它的原理是什么呢?
我们都知道,火是一种自然现象,无论是火山喷发,雷电,还是化学物质都会形成火。但是人们一开始的时候对火是畏惧的,因此过了很长时间的茹毛饮血的生活,直到认识到火的好处之后,才开始用火。但是火山不是哪儿都有的,闪电也不是想有就有的。
因此渐渐地人们就开始研究怎么才能自己造出火来,因此就有了钻木取火。但是这种取火的方式是十分费劲的,所有人们又开始研究怎么保留火种。因此随着人们不断的发明研究,不断地改进,火折子就渐渐被人发明了出来。
火折子又叫做火摺子。其实火折子与火镰和火石是一套的。古代的时候,人们生火的时候,其实最常用的是火石和火镰相互摩擦生火的,火折子只是为了将火种易于携带,用来短时间的照明和生火。
火折子的制作是十分繁琐的,一般使用红薯蔓用水浸泡,然后锤扁,然后加入棉花,芦苇花再锤扁,晒干,加入硫磺、松香等易燃物质。最后再搓成绳子放到竹筒中。用的时候取出来一晃就燃了。这种火折子由于制作麻烦因此只有有钱人家才会用。
一般人用的火折子是将草纸卷成比竹筒长一点的长度,卷起来放进竹筒中,然后点燃,再吹灭,只保留火星,属于将灭未灭的状态,将盖子盖住,用的时候用嘴吹一下。但是需要把握好力度,不然是不会燃起来的。而且使用次数也有限制,只能用几次就得重新制作。
火折子在我国古代使用了几千年,知道火柴普及之后,才开始被人们弃之不用。看完之后知不是感觉长见识了?火折子看似神奇,但是跟打火机比起来还是差一点的,毕竟火折子有时效性,而且使用次数少,更重要的是不安全,容易发生火灾。